電子元器件是電子元件和電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常指電器、無線電、儀表等工業的某些零件,如電容、晶體管、游絲、發條等子器件的總稱。常見的有二極管等。電子元器件包括:電阻、電容器、電位器、電子管、散熱器、機電元件、連接器、半導體分立器件、電聲器件、激光器件、電子顯示器件、光電器件、傳感器、電源、開關、微特電機、電子變壓器、繼電器、印制電路板(PCB)、集成電路、各類電路、壓電、晶體、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電路用基材基板、電子功能工藝專用材料、電子膠(帶)制品、電子化學材料及部品等。電子元器件在質量方面國際上有歐盟的CE認證,美國的UL認證,德國的VDE和TUV以及中國的CQC認證等國內外認證,來保證元器件的合格。
電子元器件特點
1、體積小、重量輕、節省原材料
片式電子元器件體積小,尺寸一般在0.5mm到幾十毫米的數量級,厚度0.2~2mm,而且多為無引出線或短引出線結構。因而減輕了重量,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并且有利于高密度組裝,進而促進了電子整機小型化、薄型化和輕量化。
2、有利于提高電子設備的可靠性
片式電子元器件的無引出線或者短引出線、體積小、重量輕、厚度薄化,尤其是無引出線結構,使得它更能夠經受得住振動和沖擊,更容易將電路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再加上片式電子元器件在設計和制造時就已經考慮到了滿足表面組裝技術中高溫焊接條件與清洗條件的要求,片式電子元器件的材料及其適當的封裝方式本身就耐高溫、不怕焊、耐潮濕。另外,表面組裝技術不需要像傳統的有引出線電子元器件那樣采用插入式組裝技術,而插入式引線貫通孔則是公認的電路主要故障因素之一。采用片式電子元器件的表面組裝電路就從根本上消除了產生這一故障的根源,從而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可靠性。
3、電性能優良
片式電子元器件的無引出線或短引出線結構,減少了因為引出線而帶來的寄生電感和寄生電容,降低了引出線帶來的等效串聯電阻,提高了電子元器件本身的最高截止頻率。不僅有利于提高整個電路的頻率特性和響應速度,而且組裝后幾乎不需要調整,有利于高頻電路的組裝。
4、尺寸和形狀實現了標準化,綜合成本低
大部分片式電子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已經進行標準化,可以采用自動帖裝機進行組裝,工作效率高、焊接質量好,能夠實現大批量組裝。盡管某類型的片式電子元器件的價格仍比傳統電子元器件高,但是片式電子元器件本身的價格存在著比傳統電子元器件便宜的潛在優勢。造成某些片式電子元器件的價格高于普通電子元器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產技術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片式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制作工藝要求更為嚴格。盡管如此,考慮使用片式電子元器件綜合成本,仍然低于使用傳統電子元器件采用傳統組裝技術的成本,性價比極高。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特點
1、產品門類多,品種繁雜。僅根據原電子部編制的電子產品分類和編碼統計,電子元器件除集成電路以外的產品就有206個大類2519個小類,其中電真空器件13大類260個小類;半導體分立器件(包括激光、光電子器件等)18大類379小類;電子元件17個專業,161大類1284小類。電子材料有14大類596小類。
2、專業性強,又是多學科集合,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測試技術和設備,差異很大。這不僅是電真空器件、半導體器件、電子元件之間的差異,在它們每個行業內的各個大的門類,甚至小類之間差異也很大,如不同的顯示器件,不同的元件,就是不同的電容器、電阻器、敏感元器件也不同,當然同類產品不同階段,也需不同的生產技術和方式,所以是一種電子元器件就有一種生產線,一代元器件產品就是有一代生產線;有的專業如生產多層印制電路板的企業需要每年增添新設備。
3、成套性和成系列。這是由整機的電子線路、頻段和頻率特性、精度、功能、功率、儲存和使用的條件及環境、使用壽命的要求來決定的。
4、投資強度差異大,不同時期差異也很大,尤其是生產規模,產品成品率不同,對生產條件、生產環境要求不同。其中屬高新技術,又需規模化大生產的產品其投資規模比“八五期間”已提高一個數量級,常達以億美元計,最低也在5000萬美元;而另一些產品,技術難度雖然也高,產量有限,設備自動化較低,其投資強度也小得多。
5、每種電子元器件及其產業都有其不同的發展規律,但它們與電子整機、系統的發展,包括電子技術,整機的結構、電裝工藝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成為一一對應關系。但在產業發展上,無論是電子器件與整機系統之間,還是各類電子元器件之間,則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上一篇:電路板焊接質量能受到什么影響呢?
下一篇:手工電路板焊接時適合的溫度選擇
/ Links